自然状态与社会契约的哲学巨匠:卢梭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
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1712年6月28日,让-雅克·卢梭出生于日内瓦共和国。
他的父亲依萨克·卢梭是一名新教教徒和钟表匠,母亲苏珊·卢梭在卢梭出生后不久便去世了。卢梭由姑姑抚养长大。他的父亲后来因为纠纷逃离日内瓦,卢梭便寄居在舅舅家,后来与表兄前往包塞,寄宿在郎拜尔西埃牧师家,学习古典语文、绘图、数学。
卢梭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他通过自学掌握了广泛的知识。他曾在不同的家庭中担任家庭教师,并通过教授音乐和抄写乐谱来维持生计。这一早期的经历使他对社会的不平等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人性的自由有了深刻的思考。这些思考后来成为他著作中的核心主题,如《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作品,都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批判和对自由平等理念的追求。
1865; 702 页
语言:french
作者:jean-jacques rousseau
出版商:Paris, Librairie Garnier Frères
在法国蒙莫朗西森林附近度过的几年中,可以说是卢梭文艺创作生涯中硕果累累的时期。卢梭的四大名篇《新爱洛伊丝》、《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中的三篇问世于此时。
创作《新爱洛伊丝》的缘由,与卢梭对当时社会风尚的反思和批判密切相关。他通过书信体的形式,展现了一段因封建等级制度而受挫的爱情故事,以此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小说通过纯洁的爱情,建立美好的家庭,进而建立良好的社会,这反映了卢梭与贵族文明截然相反的新的社会思想。
《新爱洛伊丝》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其文学价值上,更在于它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这部作品是18世纪最畅销的书和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出版了70多个版本,强烈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也对后来的法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爱洛伊丝》不仅是一部爱情小说,还是一部哲理小说,其中包含了卢梭的重要思想,无论是教育观点、文艺观点、农村经济、社会平等的思想、宗教观点,还是园艺、决斗、自杀,小说都有多触及,甚至进行长篇议论。
卢梭的这部作品,以其对爱情的热烈讴歌和对自然的赞颂,展现了他强调歌颂大自然和突出人的纯洁感情的文艺创作特点。它具有反封建意义,是一曲争取不到爱情自由、被封建门第观念葬送的爱情理想的悲歌。通过《新爱洛伊丝》,卢梭传达了他对爱情和道德可以调和、相容的观点,以及他对自然人性和美德的崇尚。
1922; 352 页
语言:french
作者:jean-jacques rousseau
出版商:Paris : Tallandier
让-雅克·卢梭创作《忏悔录》的人生阶段是在他晚年,大约从1765年至1770年间。这一时期是卢梭个人生活中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经历了长期的流亡和孤独。
彼时他的代表作之一《爱弥儿》被当局列为大逆不道的禁书,同时伏尔泰在一篇文章中揭露他抛弃亲生子女的事实,要求对他处以极刑。为了在世人面前还自己一个清白,他写了《忏悔录》,他试图通过这部自传体小说,以惊人的坦诚和高度的自信,无情地控诉社会对他的不公,同时也对自己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卢梭在书中展现了对封建专制制度、皇权和神权的不满,推崇个性自由与解放,将自由、民主、平等作为人生信条加以宣传,在十八世纪的欧洲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回响,推动了欧洲思想启蒙运动和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忏悔录》不仅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还是一部哲学和心理学的论著,为后来的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灵感源泉,同时也为心理学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卢梭通过《忏悔录》传达了对自由、平等和人性本善的坚定信念,这些理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忏悔录》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卢梭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以及他对个人情感和道德责任的探索。这部作品展现了卢梭对自我真实情感的毫不掩饰的追求,以及对人性本质的深入探讨,被认为是自传体文学的典范,对后来的作家和思想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
1882; 214 页
语言:french
作者:jean-jacques rousseau
出版商:Paris, Librairie Des Bibliophiles
在卢梭的晚期,他还创作《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这部作品是卢梭在世最后两年间写就的,反映了他的思想和情感状态。
在《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中,卢梭以散诗的笔调,真诚的态度,剖析和评述了自己,描述了自然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心灵沟通。这些文章是研究卢梭一生行事和思想发展轨迹的重要资料。他在这十篇文章中记录了自己在漫步中品味大自然的美景、采集植物标本、与自己的心灵亲切交谈、并从中获得慰藉的想法变化。卢梭的心理变化在文中一览无余,他通过这些遐想,继续了先前称为“忏悔”的这一严肃而诚恳的自省。
创作《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的缘由,与其颠沛流离饱受磨难的人生密切相关。他为了自白与忏悔写下了《忏悔录》,但仍然遭到种种非议和侮辱。但卢梭在心底从不怀疑自己的才能和禀赋,在这样反反复复的抗争与放弃中,卢梭将期间曲曲折折的微妙心理记录下来,写成了《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里的十篇遐想。这部作品的发展,体现了卢梭对幸福真谛的顿悟,使晚年的卢梭不再将心力用于愤怒的还击和徒劳的辩解。这个“被人类所驱逐的人”,在贫病交加的穷途末路上开始兴致盎然地研究植物学,探索自然的奥秘,享受大自然的旖旎风光,将自己的爱心撒播给路人,在生命烛火即将熄灭的时刻体验到了无比纯净的幸福。这种宁静的幸福感使卢梭以往雄浑澎湃的演讲体文风,至此一变为绵密细腻、韵味悠远的抒情风格,像一只老而忧郁的夜莺在森林的寂静中唱出的美丽的歌曲……
World Library(世界图书馆,简称WL)的前身为World eBook Library(WEL)数据库,由World Library Foundation创建。
World Library是现有世界上收录电子图书最多的数据库之一,其收录的资源最早可追溯至11世纪,收录了人类文明史上1,000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的作品。
文献资源主要来自美洲,亚洲,非洲和欧洲,语种以英语为主,资源总量有 3,514,488 多册,涉及语言超过10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