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的发布和现阶段的使用情况,引发了教师、院校机构的担忧——AI会取代学生的思维吗?学生会用AI写作工具来完成作业吗?如何防止学生误用、滥用AI工具,维护学术公平?
Turnitin认为:不能在学生可能滥用AI工具后才做出反应!为此,Turnitin提出5种策略来应对课堂上的AI生成写作。
随着ChatGPT的推出,现在正是院校机构研究、讨论和决定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时候。
➡️ 在学术环境中,要如何接受生成式AI工具?
Turnitin在“指南:在AI时代更新学术诚信政策(Guide: Updating academic integrity policies in the age of AI)”中分享了一些想法,比如建立一个通用的人工智能词汇表(AI vocabulary glossary),并确定使用AI工具的道德标准。
➡️ AI写作工具可以用于什么范围?
每个机构、部门、课程,甚至作业都可能有很大差异。比如,有些老师可能认为,学生可以在写作前使用AI写作工具来进行头脑风暴,或者就某个主题获得其他观点;而有些老师会允许学生向AI工具提交一份写作草稿,以获得形成性反馈意见。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老师选择正确的AI工具,并亲自测试工具来调整至适用于课程、作业的设置。
因此,学术诚信政策和课堂教学都需要相应改变。
向学生介绍最新的政策,并与他们谈论人工智能。Turnitin倡导者建议通过“这个……不是那个”活动,让学生根据他们对政策的理解来分类、标记适用场景。比如,老师可以简单地创建一个场景列表,让学生分辨哪些使用AI工具的情况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然后进行深入讨论、理解新的政策。
从生成式AI工具目前的迭代和已有的案例来看,AI写作工具可能会提供了一些不存在的资源。比如,按照提示需要AI提供参考时,一些来源可能是虚构的。想要防止学生滥用AI写作工具,可以先将写作作业提示修改为:要求学生使用可验证的来源和参考书单。
此外,老师在检视学生作业时还可以考虑其他标准。例如,Turnitin的资深教育工作者团队创建了一个AI误用评分规则(AI misuse rubric)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这个规则提出了四个写作特征:学生意见(student voice),批判性思维/推理(critical thinking/reasoning,来源和引用(sources & citations),以及个性化(personalization)。
写作包括了预写和起草等步骤,所以写作过程不应该只针对新生。合理利用写作过程,在师生间创造一种开放式对话的写作文化——要求学生提交一份草稿,再让学生根据老师留下的反馈进行修改——可以大大降低学生滥用人工智能的可能性。
如果学生必须与老师或同学讨论作业,他们会使用ChatGPT吗?“讨论”可能无法完全消除滥用AI生成式工具的风险,但这也是一种防范措施,比如在作业中计划包括同学互评、写作会议、现场或视频形式的反思作业等,创造可见性和开放对话。此外,如果学生们知道他们需要分享他们的工作,他们通常会更投入。有研究表明,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工作可以增强他们完成作业的信心和动力[1]。
如果您还不确定从哪里开始,可以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完整的人工智能滥用检查清单(AI misuse checklist),来帮助您打开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布置写作作业的思路。
来源:Turnitin, LLC.
参考: [1]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162-020-09591-y
iGroup是国内专业电子资源和科研资讯的服务提供商,并致力于为学术机构提供综合性的学术诚信解决方案。
iGroup中国是Turnitin/iThenticate中国区独家授权代理。如需咨询,请联系turnitin@igrou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