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不同的抄袭检测软件中,我们发现 iThenticate是被编辑部经理、编辑和勤奋的作者在同行评审的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iThenticate 能够扫描整个万维网并将所有在线出版物与提交的手稿进行比较,这个过程只需要一首歌的时间。它已成为在出版道德界限内成功执行同行评审和出版过程的必要条件。
iThenticate通常已经整合到在线审稿系统中(比如ScholarOne, Editorial Manager),使用者可以选择对每一篇来稿自动运行iThenticate,或仅手动检测某些文章。大多数期刊会选择投稿后自动检测这种方式,来更高效地识别潜在的相似性问题。
但是,如何使用iThenticate作为相似性案件的早期解决方案?既然运行该软件并不复杂,那么对结果的解释就是我们证明自己配得上这款用作指南针、放大镜和砍刀的多功能工具的地方。
- ◊ 第一步🧭就是,根据初筛后iThenticate所提供的总相似百分比决定我们要采取的行动方向。总的来说,总相似性在15-20%以上就需要我们去阅读相似性报告的细节,而任何低于15%的内容通常都会被考虑进行审查。但是,一些编辑经理建议阅读每一篇稿件的详细报告,不论总分数是多少,因为有时候总相似度低也可能表明与一个来源的相似度高,这时就要进入第二步。
- ◊ 在第二步🔎,一旦我们确定需要阅读详细报告,我们就要单独考察每条重复源的相似性指数。作为一般规则,我们倾向于详细查看任何相似度超过4-5%的来源,也要考虑相似性出现在正文中的哪个地方,以及来源是什么。如果相似性是由散布在论文中的单个单词或不同位置的短句引起的,我们的担忧可能会消失,特别是如果相似性出现在方法部分中。就像一位出色的编辑经理告诉我的,“I put the bugs in a jar and shook it”这句话并没有太多其他的表达方式。但是,当单个重复源的相似度在5%以上,而且是因为存在从其他出版物公然复制粘贴的整个段落时,我们认为相似度是不可接受的,我们需要采取直接行动。
- ◊ 第三步🪓:确认相似性的类型并消除它。是抄袭?自我抄袭?还是香肠论文?或者只是对参考源的错误引用?无论是什么问题,都需要联系作者以澄清情况,并在需要时要求改写我们认为不可接受的文本部分。某些情况下,改写受影响的部分也于作者或稿件无益,编辑可选择对此拒稿。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建议向作者提供详细的解释,以阐明我们的观点并教育他们为将来的投稿更好准备。
这个过程需要实践经验和相当的耐心,特别是这个系统可能会有误导:出现在不必要的文字部分(比如文内引用、年份、标准公式。)的相似性也算在内,或是来源中有一些Wiley并不会计入的项目(比如同一作者的某些特定形式的预发表(如会议文摘、博士论文和预印本))。
尽管如此,iThenticate 仍然是进行相似性筛选和分析的最佳工具,无论是对于热情的初次使用者还是对于相似性丛林经验丰富的探索者。抄袭不得通过。
(编者补充:根据出版社的政策)
以下类型的“预发表”不属于重复发表/多次发表。
- 会议期间发表的摘要和海报;
- 会议上报告的研究结果,例如同研究者或与会者分享研究结果;
- 在数据库和临床试验注册库中记录的研究结果(没有以表格或文本等形式,对数据进行解释、讨论、背景描述或结论);
- 大学里存档的学位论文。
在《出版社查重指南》系列文章中您可能会看到不同的名字:iThenticate / CrossCheck / CrossRef Similarity Check, 实际上他们都指同一个系统:iThenticate。关于这些名字之间的关系详情,请参看我们的这篇说明文章。为表述方便,文中使用iThenticate指代。